当前位置:首页 > 产品中心 > 机械设备施工情况

机械设备施工情况

发布时间:2023-02-18 点击:38次

建筑工程机械设备安全施工?

机械设备是现代化建筑工程施工的根本保证,机械设备的安全施工是保证建筑工程项目顺利实施的关键环节,制定制度化安全管理标准是保证工程安全施工有效措施。

现代化的建筑工程施工都离不开施工机械设备、机械设备是提高施工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必要保证。保障机械设备正常安全使用,防止施工设备事故发生是每个施工单位工程管理的重要内容,根据多年的现场施工经验,谈保证安全施工措施和管理的要求。

一、严格执行国家和行业规范性文件

目前应准照执行的有关标准和规范有《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建筑机械技术试验规程》JGJ34-88、《钢丝绳报废标准》GB5972-86.各施工企业和单位必须严格按此执行。

二、建立现场规章制度

建筑企业现场机械管理中应制定有效的现场管理制度,重点条款如下:

1、施工现场各方主体应配备专职(兼职)机械设备管理人员,负责施工现场机械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工作。

2、施工现场使用的机械设备必须严格执行现行有关标准和规范。

3、施工现场应建立相应的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安全管理职责、安全技术交底、交接班、维护保养、检查、资料管理等)。

4、主要机械设备(含塔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汽车起重机、履带起重机、轮胎起重机、桅杆式起重机、门式起重机、物料提升机、高处作业吊篮、混凝土搅拌楼(站)、混凝土泵、混凝土泵车、装载机、挖掘机、桩工机械等)实行定机、定人、定岗位责任的三定制度,一般机械设备实行班组长负责制和多班作业的交接班制度。

5、施工现场必须有切实可行的机械设备使用安全技术措施,必须有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方案;起重机械(塔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物料提升机等)的安装、拆除专项施工方案;起重吊装作业专项施工方案,并应编制机械设备事故的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

6、起重机械(塔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物料提升机等)的安装、拆除必须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相应的建筑工地起重机械安装工程专业承包资质和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实施。

7、施工现场机械设备应做到正确使用和安全运行,严禁拼装设备和超负荷使用。

8、任何人员不得命令操作人员违章作业,对违反规定的指挥,操作人员有权拒绝执行。

9、机械设备、电气设备和施工机具不得带病运转。运转中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切断电源、停机检查,及时排除故障。

10、严禁在设备运转时进行擦洗和修理,修理时应挂牌标识,并由专业人员按照原厂说明书规定的条件和有关标准、规范进行,不得任意使用代用部件或改装、改造。机械设备应进行经常性日常维护保养,并定期自行检查。特种设备应至少每月进行一次自行检查,并做出记录。应对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进行定期校验、检修,并做出记录。应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定期检验要求,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满前1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得继续使用。

11、施工现场长期停用的设备,必须拆除电源,并办理封存手续。

三、机械管理项目职责制

项目负责人是项目机械设备安全使用的第一责任人,应对项目机械设备安全使用负全面责任;项目机械设备管理人员对项目机械设备安全使用管理负责;项目机械设备作业人员对项目机械设备安全操作负责。

1、贯彻落实国家、地方、企业有关机械设备管理的方针、政策、法规、条例和规定。

2、落实设备需用计划,负责组织设备进出场,对进场的机械设备认真做好交接及安装验收工作,并做好验收记录,建立完善现场机械设备台帐。

3、做好设备使用安全技术交底,检验作业人员操作证的有效性,并监督作业人员按设备操作规程操作。

4、组织对施工现场所使用的机械设备进行日巡查,周检查、月全面检查,及时组织对机械设备维修保养,消除机械设备安全隐患。

5、做好设备使用、维修的原始记录、技术档案资料的整理。

6、负责处理一般机械事故,配合处理严重事故、重大事故、特大事故、特别重大事故。

四、进入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的基本条件

对于进入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不论机械设备来源是企业自有机械设备、还是外部租赁机械设备(包括分包单位租赁机械设备)、分包单位自带机械设备必须要纳入项目总包安全管理体系,并实施监督管理。

1、严格制定机械设备租赁单位准入条件。机械设备租赁单位必须是具有营业执照(营业范围含租赁)等证照齐全的、经济技术实力较强的、安全管理体系健全的法人组织。

2、租赁的设备必须是国家规定的生产厂家,租赁设备必须具有厂家的制造许可证(生产许可证)及产品出厂合格证、使用说明书、电气原理图及有关档案、技术资料。特种设备应有特种设备制造(生产)许可证,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修说明,检测合格证或鉴定报告等文件。

3、严禁使用国家明文规定淘汰的、禁止使用的、危及生产安全的、达不到安全技术标准规定的或安全保护装置配备不齐全的机械设备和施工机具

4、进场的机械设备必须完好,附件、随机工具及备件应齐全,各种限位、安全保护装置、仪器、仪表、报警和信号装置等齐全、灵敏、有效。机械、电气安全性能、安全保护装置符合国家有关规范、规定和标准要求。

5、自行研制用于特殊工程施工的起重机械设备必须有设计图、设计计算书和加工工艺图,由企业技术部门组织专家论证和鉴定,符合安全技术条件的经相关部门审核,企业技术负责人批准,方可投入使用。

7、进场的机械设备,应由租用双方负责人(委托代理人)签订机械设备租赁合同。合同应明确双方安全生产职责。

五、机械设备现场施工的安全要求

符合安全施工条件的机械设备进入施工现场之前,必须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总平面图要求做好施工准备工作。

1、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的基础(座)必须稳固,并符合出厂说明书和设计要求,其安装、停放场地应平整、清洁、无障碍物、排水良好。

2、机械设备的作业场所,应符合安全要求。机械设备周边应留有符合规定的作业和维修空间,作业通道应保持畅通,各种设施和材料的存放应符合安全卫生和施工总平面图的要求,及符合消防安全要求。

3.机械设备使用中所需的辅助设施,移动式起重机的路基,固定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和龙门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机的混凝土基础等均应符合验收标准,机械设备的安装、停放及防护棚搭设应符合使用和安全要求。

4、施工现场宜设置机械设备修理车间或修理点(包括小型料具库)和操作人员休息室。

5、进入施工现场机械设备必须实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

6、起重机严禁越过无防护设施的外电架空线路作业。起重机、砼输送泵车和桩工机械等在外电架空线路附近作业时,其任何部位或被吊物边缘在最大偏斜时与架空线路边线的最小安全距离应符合下表规定。若达不到规定要求的,必须采取绝缘隔离防护措施,并应悬挂醒目的警告标志。

六、施工前机械设备的检查验收

1、机械设备投入使用前必须按出厂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和《建筑机械技术试验规程》规定进行测试和试运转,并填写试验验收记录,经试验验收合格,办理交接手续后方可使用。

2、机械设备应由相应设备安装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的单位安装。

3、起重机械设备安装完成后,由施工总承包单位、使用单位、租赁单位和安装单位共同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必须报请当地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机构进行检验(包括验收检验和定期检验),取得“安全使用许可证”后方可使用。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4、施工现场必须制订机械设备分级安全检查制度,既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的检查,现场机械设备管理人员的自查和监督检查。

5、机械设备检查形式:日巡检、周检、月全面检查等,经检查发现有异常情况时,必须及时处理,消除不安全因素,严禁带病运转。

6、施工现场每月组织一次月度全面检查。检查内容包括:金属结构和焊缝有无变形和开裂;连接螺栓的紧固情况;安全装置、制动器、离合器等有无异常情况;吊钩、抓斗、钢丝绳、滑轮组、索具、吊具等有无损伤;配电线路、集电装置、配电盘、开关、控制器等有无异常情况;液压保护装置、管道连接是否正常;顶升机构,主要受力部件有无异常和损伤;轨道的安全状况等。停用一月以上的,使用前应做好上列检查。

7、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管理人员应对在用的机械设备进行日巡检,发现有违反岗位纪律、机械运转异常、保养不良、事故隐患、记录不全等情况,应立即采取措施予以纠正或排除,并作好检查记录。

8、操作人员每天进行例行检查。检查的内容包括;限位器、制动器、离合器、控制器以及联锁装置、通讯装置、报警装置和防断绳装置的安全性能,轨道的安全状况,钢丝绳、索具、吊具的安全状况,行走电缆的绝缘及损坏情况,各部位的润滑情况等。

9、大型施工项目及以上应配备专职机械设备管理人员,负责机械设备的正确使用和安全监督检查,确保机械设备和作业人员的安全。

10、机械管理人员必须熟悉相关安全技术标准、规范、规程的要求,并严格执行,不得违章指挥;作业人员(包括操作人员、指挥人员、维修人员、起重工和电工等)必须熟悉相关安全技术规定,严格遵守岗位责任制、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制度,不得违章作业;作业中必须按规定穿、戴劳动保护用品和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具,并保持作业区整洁和安全设施的完整。

11、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国家许可的特种作业人员证书,方可从事相应的作业或者管理工作。

建筑工程项目特点是工期短,任务重,工程地点变动大,工人和机械设备流动性大,制定和执行严格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是机械设备安全施工的基本要求和保证。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技术要点解析?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技术要点有哪些?准备施工阶段要做哪些事情?请看中达咨询编辑的文章。

1概述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渗透,飞速发展的基本建设格局,同时飞速发展的还有机电类工程建设。随着机电安装工程规模的扩大、设备的精良化、人性化和高技术性化,这些发展使有效率的控制机械设备安装工程的质量变成了当前一个很难解决的难题。想要控制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质量,最重要的部分就是从装备到货,检查开箱,办理工程验收手续等过程中能有统一的安装施工技术指导性法规和检验安装质量好坏的标准,那样就能切实的保障安装工程的质量。本文就一些工作人员的工作实践讨论用什么方法才能在施工中放线就位和找正调平、装配、管道安装、准备、地脚螺栓、试运转等多个环节中抓住工程施工质量要点,防止工程质量通病。

2准备施工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最为重要和普遍的工作有三种:设备基础运行情况;施工位置及施工条件;开箱质检和保管。在机械安装过程中,设备的基础运行情况的准备阶段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在施工中设备稳定运行才能保证施工的顺利。在施工条件和位置方面,要注意选取的位置是否被允许进行施工,如果允许要准备好相关文件才可以进行施工,禁止盲目施工。

对比较特殊或者大型工程的设备安装工程还要提前制定好施工方案。做好开箱质检和保管工作,做好万全准备,手续交接清楚,以防出现资料缺失还设备部件丢失的情况。为确保公平性,开箱质检要由安装单位和建筑单位相关负责人都在场的情况下进行,当场确认开箱结果和记录。准备工作还需注意设备的基础运行环境,确保机械安装前的机身清洁,没有油污;碎石块等,确保设备安装能够正常运行。

3调平找正放线就位阶段

安装设备之初,要根据施工作业图和相关建筑的轴线、标高线和边缘线来划定安装基准线。设备安装的全部标高和平面位置,都要以划定的基准线为基准来进行测量,在真实安装测量中我们会犯很多错误,以建筑物的梁、柱、墙的实际中线或边缘线和标高线就是我们最为常见的错误算法。我们之所以要以基准线为安装基准线,一是因为建筑物的真实距离和位置以及标高允许差值过大,这样导致给安装放线带来过大的影响,还有就是设备放线时设备各自化定位置实不可取的,要提前划分出一条共同的基准线,所有的设备都以这条基准线去划定位置。由于测量的位置不同,设找正、调平方面测得的结果都是不同的,所以要在之前给定的位置上进行测量和检验。给定位置在设备安装规范中应有明确规定。复检时还要在原来的测量位置上进行检查,不然会引发争议。

4地脚螺栓阶段

近几年的安装工程里最常见的螺栓是预留孔式地脚螺栓和涨锚栓。线路支架和管路的固定一般都使用锚螺栓,在某些静止设备如控制箱柜的固定上应用也非常普遍,近年来兴起的机械设备地脚螺栓也慢慢被安装工程所熟知和使用。使用这种螺栓的前提是要注意胀锚螺栓中心线要按照施工图放线,预留孔在地脚螺栓安装里是禁止的。在实际工程中安装人员往往会忽视地脚安装的位置,导致后续工作受到阻碍,在这需要注意的是必须对底部安装位置进行确认和局部扩孔才能接着进行安装。

5装配阶段

机械安装在施工现场的装配和组装统称为机械安装工程的装配,不同于设备的其他开云官网app官方入口装配单元。在制造厂商出厂的设备和零部件、组合件中不得拆卸之后重新装配。对零件设备装配前要重新检查零件的配合尺寸和精确度。在设备安装准备工作里还要将设备零件表面的防锈涂料清洗掉。清洗的方法有喷枪冲洗、清洗液冲洗等等。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的就是在用清洗液清洗过后应进行酸碱中和,然后立即吹干,最后进行防锈处理。

各种装配工序的提升中,需要的是提升主要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还要加强后期的检查工作,每道工序都要进行严格的处理。保证所有装配工作都能够按照之前所制定的标准来进行安装,这样就能减少因为安装完成出现安全隐患的情况。例如在某工程中安装每个水泵时,因为滑动轴承安装尺寸出现错误,不能按照硬件要求进行安装,最终导致设备装置在平时工作中损坏。

6安装管道阶段

如今应用越来越普遍的气动、润滑等管道成为机械设备安装工程里成为举足轻重的成分。而在这类机械安装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管道接口部分的安装问题。在管道接口中有很多连接方式:卡套式、扩口式、插人焊接、螺纹连接还有焊接连接等。很多方式都有着国家硬性规定的管道和管道之间的安装要求和标准。在对管道连接进行施工之前也要先了解管道的加工要求,装修人员要在施工前对管子的型号加工成产品所需要的标准,然后按照所需要的方式方法对管道进行连接。

7试运转阶段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常用的试运转有两种:①设备单机空负荷试运转;②成套设备空负荷运转和负荷试运转。由于资源和试运转需要的大量资源例如:生产工艺流程的复杂性、新型材料稀有性、动力资源的紧缺性、工具模具的加工困难性等种种因素,安装工程单位一般没办法进行试运转工作。所以这一必要的安全监测阶段就只能由生产单位来进行。有些设备要求规定像风机、泵、压缩机等这类的设备必须带负荷试运转,设备只要开动就会带上负荷。

还有某些国家硬性规定必须进行负荷试运转的设备就必须按照相应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检验规范的规定执行。大多数的设备安装规程中对设备运转的范围、内容、对各个子系统的调试要求,对机械设备与各系统的联合调试、设备空负荷试运转,以及负荷试运转结束后的工作,都作了明确的规定。之所以在进行试运转前还要对设备进行是具有条件进行分析,是为了防止由于试运转拖长工期造成资源浪费、测试中由于不具备条件而无法进行等原因而导致的工期拖延。总的来说进上述工序就是为了增强系统稳定,排除试运行不成功的必然程序,如果试运行之前的准备工作不能解决问题还延长工期,就会得不偿失,造成人力和其他资源的浪费。

8结语

总的来说,只有安装施工人员把机械安装过程的每一道工序都认真按照要求来进行,贯彻质量优先的思想制度才能保证好机械安装工程的质量。施工过程中不断自我检查,进行高质量的检查制度。这同样也是对安检人员提出了高要求和高挑战。从业相关工作人员更应该认真学习相关知识和有关规程,并且把学习到的东西运用到工作中,不只是形式和文件上的“口头制度”,要真正落实到工程里。完善安装工程的工作和检测制度,这样就能使机械设备安装工程质量得到本质上的保证和提升。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

建筑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要点?

随着建筑行业机械施工越来越普遍,机械设备安装施工成为了建筑工程的重要环节。安装机械设备可以大大提高施工进度和减少花费,因此我们要更加重视建筑机械设备安装工程与设备安装的质量。本文根据我国建筑行业机械设备安装工程的实际情况,对建筑机械设备安装的施工要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一些建议。

建筑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是一个多种专业和学科相互交叉施工过程。机械设备安装是建筑工程中的关键环节。而且在施工过程中安装的各个环节相互依存,要注意调节在机械设备安装过程中的组织关系,使各环节相互协调,达到最优化。施工单位要重视设备安装的管理,从而提高建筑的整体管理水平。

1建筑机械设备安装施工存在的问题

1.1材料、器械的质量不达标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提高,我国从整体上提高了机械设备的质量,但有很多问题出现在安装过程中。例如,建筑施工材料和机械设备的质量、材料的质量不达标。这样会造成安装过程中会出现诸多问题,严重的会导致施工事故的出现。

1.2缺乏有效的组织和管理

从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的建筑机械设备安装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缺乏有效的组织和管理。由于在机械设备安装过程中缺乏科学性的流程计划,且带有盲目性,也不注重处理中的细节问题,这些都影响着机械设备安装的质量和安装的费用的耗费。正因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督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影响了机械安装的质量的效果。

1.3安装人员素质低

建筑安装人员的专业素养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机械设备的安装实施情况。在建筑工地有很多地租素质的安装员,他们专业能力差,没有掌握过硬的技术。主要表现为建筑安装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的技术培训,而且缺乏专业的安装知识,这样造成了很多不规范的安装行为出现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不仅影响了安装的质量,而且威胁到了安装人员的安全,这样会给工程造成难以估量的伤亡损失和经济损失。

2建筑工程中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要点

2.1做好机械设备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建筑机械安装工程的准备前工作不容忽视,所应注意的要点如下:首先,开箱验收所有的设备,查看建筑工程机械设备是否完好无损,这个应该统一由相关的专业人员来完成,把机械设备的数量、种类和相应的合同进行一一仔细的对照,要妥善保管对照后的设备,防止因工作人员的疏忽而丢弃设备,同时要做到十分了解设备,做到手中所有相关的设备资料。

2.2对机械设备装配环节加强管理

所谓机械设备的装配施工指的是施工现场进行组装与装配的过程。在多数情况下,出厂后的机械设备都已经是零部件和组装件,所以,当在机械设备安装时,施工人员不能擅自对其拆卸再从新组装。同时要注意的是施工人员在进行装配作业时,必须要一一核对各种零部件的精度和尺寸方面的参数。在机械设备安装前,安装人员必须清洗机械设备,主要清除其表面上被厂家涂抹的防锈油脂,可以采用陪洗、洗衣液浸泡的方式。

2.3对机械设备加强安装调试工作

在施工人员对机械设备调试时,要严格的按照相关的标准进行,与此同时,施工单位的管理者也要不断地完善和建立相关的机械设备安全管理规章制度。针对压力设备和起重等设备,更应该对其进行定期的检查。为保证车辆的安全使用,施工单位要求对车辆操作人员进行定期的体检等。

2.4验收阶段的施工要点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的最后一道工序时竣工验收,其条件为:完备的技术档案及施工的管理资料;完备的监理资料;机械设备使用的实验报告及合格证书;安装工程的验收合格文件等。当进行竣工验收时,要有符合标准的检验报告,相关资料的整理和归档。在实际情况中还应该注意按照文件对机械设备安装及验收规范进行全面的验收;认真核对出厂合格证、检验报告、设备说明书等;认真的填写隐蔽工程记录和工序质量的检查记录;通过相应的方法,把机械设备安装中的误差严格的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确保安装的准确性和精确度;采取相应的措施将设备磨损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确保机械设备运行和工作。

3建筑工程中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管理方法

3.1加强管理工作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管理是确保安装过程中正常进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当进行设备安装时,有效的管理手段有助于保障设备质量和设备性能,工程的造价不仅被其影响,而且设备的生产效率也被影响,有效的管理是确保机械设备安装的必要手段。

3.2要记录文档

在进行设备安装前,必须要仔细检查设备中所有的配件,避免安装中出现质量问题。当施工的时候,要做好详细的记录,并将其记录的信息记录存档,假如在安装后出现质量问题,就可以参考这些存档的资料。但在记录存档前将其一定要交给相关部分对其审阅。将这些资料与设备施工进行比对,保证其准确性及完整性。

3.3规范安装人员

施工单位在选择安装人员时要考虑其技术水平、资质、工作经验并对其考察,达到标准为止。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安装人员违反规定或技术不达标的现象,要采取措施保证设备安装质量。

3.4控制安装材料和设备质量

为保证机械设备的安装质量和安装材料的质量,并且到达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要做到采购、检测、运输和使用等达到相关标准。选择有国家认证许可的安装材料。

3.5安装要按照流程

在进行设备安装时要根据其规定流程进行安装,这样才可能避免在安装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为避免出现返工的现象,在安装前应该先制定相应计划,按着计划安装后,对其进行检测,合格后投入到使用中去。

4结语

随着我国的经济稳步发展,建筑行业也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建筑机械设备的安装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施工中的要点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因此建筑单位要及时的更新先进技术和安装人员的质量,并且形成比较系统管理系统,加强建筑单位对其重视,进而使安装工程在建筑施工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

建筑工程中机械设备安全施工?

一、建立现场规章制度

建筑企业现场机械管理中应制定有效的现场管理制度,重点条款如下:

1、施工现场各方主体应配备专职(兼职)机械设备管理人员,负责施工现场机械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工作。

2、施工现场使用的机械设备必须严格执行现行有关标准和规范。

3、施工现场应建立相应的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安全管理职责、安全技术交底、交接班、维护保养、检查、资料管理等)。

4、主要机械设备(含塔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汽车起重机、履带起重机、轮胎起重机、桅杆式起重机、门式起重机、物料提升机、高处作业吊篮、混凝土搅拌楼(站)、混凝土泵、混凝土泵车、装载机、挖掘机、桩工机械等)实行定机、定人、定岗位责任的三定制度,一般机械设备实行班组长负责制和多班作业的交接班制度。

5、施工现场必须有切实可行的机械设备使用安全技术措施,必须有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方案;起重机械(塔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物料提升机等)的安装、拆除专项施工方案;起重吊装作业专项施工方案,并应编制机械设备事故的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

7、起重机械(塔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物料提升机等)的安装、拆除必须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相应的建筑工地起重机械安装工程专业承包资质和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实施。

8、施工现场机械设备应做到正确使用和安全运行,严禁拼设备和超负荷使用。

9、任何人员不得命令操作人员违章作业,对违反规定的指挥,操作人员有权拒绝执行。

10、机械设备、电气设备和施工机具不得带病运转。运转中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切断电源、停机检查,及时排除故障。

11、严禁在设备运转时进行擦洗和修理,修理时应挂牌标识,并由专业人员按照原厂说明书规定的条件和有关标准、规范进行,不得任意使用代用部件或改装、改造。机械设备应进行经常性日常维护保养,并定期自行检查。特种设备应至少每月进行一次自行检查,并做出记录。应对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进行定期校验、检修,并做出记录。应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定期检验要求,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满前1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得继续使用。

12、施工现场长期停用的设备,必须拆除电源,并办理封存手续。

二、严格执行国家和行业规范性文件

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施工,应符合国家及行业规范行业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要求。

目前应准照执行的有关标准和规范有《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建筑机械技术试验规程》JGJ34-88、《钢丝绳报废标准》GB5972-86.各施工企业和单位必须严格按此执行。

三、机械管理项目职责制

项目负责人是项目机械设备安全使用的第一责任人,应对项目机械设备安全使用负全面责任;项目机械设备管理人员对项目机械设备安全使用管理负责;项目机械设备作业人员对项目机械设备安全操作负责。

1、贯彻落实国家、地方、企业有关机械设备管理的方针、政策、法规、条例和规定。

2、落实设备需用计划,负责组织设备进出场,对进场的机械设备认真做好交接及安装验收工作,并做好验收记录,建立完善现场机械设备台帐。

3、做好设备使用安全技术交底,检验作业人员操作证的有效性,并监督作业人员按设备操作规程操作。

4、组织对施工现场所使用的机械设备进行日巡查,周检查、月全面检查,及时组织对机械设备维修保养,消除机械设备安全隐患。

5、做好设备使用、维修的原始记录、技术档案资料的整理。

6、负责处理一般机械事故,配合处理严重事故、重大事故、特大事故、特别重大事故。

四、机械设备现场施工的安全要求

符合安全施工条件的机械设备进入施工现场之前,必须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总平面图要求做好施工准备工作。

1、 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的基础(座)必须稳固,并符合出厂说明书和设计要求,其安装、停放场地应平整、清洁、无障碍物、排水良好。

2、机械设备的作业场所,应符合安全要求。机械设备周边应留有符合规定的作业和维修空间,作业通道应保持畅通,各种设施和材料的存放应符合安全卫生和施工总平面图的要求,及符合消防安全要求。

3.机械设备使用中所需的辅助设施,移动式起重机的路基,固定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和龙门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机的混凝土基础等均应符合验收标准,机械设备的安装、停放及防护棚搭设应符合使用和安全要求。

4、施工现场宜设置机械设备修理车间或修理点(包括小型料具库)和操作人员休息室。

5、进入施工现场机械设备必须实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

6、起重机严禁越过无防护设施的外电架空线路作业。起重机、砼输送泵车和桩工机械等在外电架空线路附近作业时,其任何部位或被吊物边缘在最大偏斜时与架空线路边线的最小安全距离应符合下表规定。若达不到规定要求的,必须采取绝缘隔离防护措施,并应悬挂醒目的警告标志。

电压(kV)

安全距离(m) <1 10 35 110 220 330 500

沿垂直方向 1.5 3.0 4.0 5.0 6.0 7.0 8.5

沿水平方向 1.5 2.0 3.5 4.0 6.0 7.0 8.5

五、进入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的基本条件

对于进入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不论机械设备来源是企业自有机械设备、还是外部租赁机械设备(包括分包单位租赁机械设备)、分包单位自带机械设备必须要纳入项目总包安全管理体系,并实施监督管理。

1、严格制定机械设备租赁单位准入条件。机械设备租赁单位必须是具有营业执照(营业范围含租赁)等证照齐全的、经济技术实力较强的、安全管理体系健全的法人组织。

2、租赁的设备必须是国家规定的生产厂家,租赁设备必须具有厂家的制造许可证(生产许可证)及产品出厂合格证、使用说明书、电气原理图及有关档案、技术资料。特种设备应有特种设备制造(生产)许可证,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修说明,检测合格证或鉴定报告等文件。

3、严禁使用国家明文规定淘汰的、禁止使用的、危及生产安全的、达不到安全技术标准规定的或安全保护装置配备不齐全的机械设备和施工机具

4、进场的机械设备必须完好,附件、随机工具及备件应齐全,各种限位、安全保护装置、仪器、仪表、报警和信号装置等齐全、灵敏、有效。机械、电气安全性能、安全保护装置符合国家有关规范、规定和标准要求。

5、自行研制用于特殊工程施工的起重机械设备必须有设计图、设计计算书和加工工艺图,由企业技术部门组织专家论证和鉴定,符合安全技术条件的经相关部门审核,企业技术负责人批准,方可投入使用。

7、进场的机械设备,应由租用双方负责人(委托代理人)签订机械设备租赁合同。合同应明确双方安全生产职责。

六、施工前机械设备的检查验收

1、机械设备投入使用前必须按出厂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和《建筑机械技术试验规程》规定进行测试和试运转,并填写试验验收记录,经试验验收合格,办理交接手续后方可使用。

2、机械设备应由相应设备安装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的单位安装。

3、起重机械设备安装完成后,由施工总承包单位、使用单位、租赁单位和安装单位共同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必须报请当地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机构进行检验(包括验收检验和定期检验),取得“安全使用许可证”后方可使用。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4、施工现场必须制订机械设备分级安全检查制度,既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的检查,现场机械设备管理人员的自查和监督检查。

5、机械设备检查形式:日巡检、周检、月全面检查等,经检查发现有异常情况时,必须及时处理,消除不安全因素,严禁带病运转。

6、施工现场每月组织一次月度全面检查。检查内容包括:金属结构和焊缝有无变形和开裂;连接螺栓的紧固情况;安全装置、制动器、离合器等有无异常情况;吊钩、抓斗、钢丝绳、滑轮组、索具、吊具等有无损伤;配电线路、集电装置、配电盘、开关、控制器等有无异常情况;液压保护装置、管道连接是否正常;顶升机构,主要受力部件有无异常和损伤;轨道的安全状况等。停用一月以上的,使用前应做好上列检查。

7、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管理人员应对在用的机械设备进行日巡检,发现有违反岗位纪律、机械运转异常、保养不良、事故隐患、记录不全等情况,应立即采取措施予以纠正或排除,并作好检查记录。

8、操作人员每天进行例行检查。检查的内容包括;限位器、制动器、离合器、控制器以及联锁装置、通讯装置、报警装置和防断绳装置的安全性能,轨道的安全状况,钢丝绳、索具、吊具的安全状况,行走电缆的绝缘及损坏情况,各部位的润滑情况等。

9、大型施工项目及以上应配备专职机械设备管理人员,负责机械设备的正确使用和安全监督检查,确保机械设备和作业人员的安全。

10、机械管理人员必须熟悉相关安全技术标准、规范、规程的要求,并严格执行,不得违章指挥;作业人员(包括操作人员、指挥人员、维修人员、起重工和电工等)必须熟悉相关安全技术规定,严格遵守岗位责任制、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制度,不得违章作业;作业中必须按规定穿、戴劳动保护用品和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具,并保持作业区整洁和安全设施的完整。

11、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国家许可的特种作业人员证书,方可从事相应的作业或者管理工作。

建筑工程项目特点是工期短,任务重,工程地点变动大,工人和机械设备流动性大,制定和执行严格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是机械设备安全施工的基本要求和保证。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