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2-28 点击:26次
机械设备由驱动装置、变速装置、传动装置、工作装置、制动装置、防护装置、润滑系统、冷却系统等部分组成。
机械外骨骼,往往可以和动力外骨骼(Powered Exoskeleton)混用,它是一种可以穿戴的动力装置。。甲虫和虾这类节肢动物身体表面的那一层硬壳就是外骨骼,主要起保护和支持作用;而动力外骨骼则是指那些自带动力的、可穿戴的机械设备,它可以让步兵变成装甲战车,或者让截肢的人或者老人重新生龙活虎。 早在1960年,通用电气就开始了机械外骨骼的研究,但是当时他们开发的设备只有一只手。麻省理工学院(MIT,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从1978年也开始了研究,但是目前看起来比较有希望的是美国国防部承包商雷神(Raytheon)公司开发的XOS,有望能未来几年内进行战场实验。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近期推出的“人类负重外骨骼”相比,XOS功能更强大一些。 除了军方外,动力外骨骼在民用领域也大有可为。日本筑波大学的机械人专家山海嘉之(Yoshiyuki Sankai,一译“三阶吉行”)和他的同事们研制的HAL,是人体辅助义肢(Hybrid Assistive Limb)的缩写,主要用于医疗领域,帮助残障者行动和伤患复健,以及为护士们助力,已经有了上市的产品。日本东京农工大学开发的一种动力外骨骼瞄准老人这一市场,希望能够帮助老人完成一些体力劳动。
机械结构,是指机械设备中的不动的设备主体构件,比如机械设备的机架等。机械机构是指用来传递与变换运动和力的可动装置,简单来说就是若干个加工件(或标准件)通过各种方式连接,以达到某种预想动作的部分。
机械机构包含机结构,但机械结构不包含机构。
机械外骨骼近些年来已经非常火热了,有很多媒体对此有相关的报道,我们在很多影视作品中也能看到机械外骨骼的身影,最著名的就是阿凡达了,但是影视剧终归是影视剧,和现实存在一定的差异。之前由撒贝宁主持的一档节目也有介绍过机械外骨骼,当时让举重运动员都刮目相看。机械外骨骼又叫动力外骨骼,是一种钢铁结构可供人体穿戴的设备,主要通过提供额外的能力来协助四肢进行运动。现在可以用于军事,进行一些武器设备的搬运,可以节省人力;可以用于救援,节省救援时间,降低救援风险;也可以用于残疾人士,作为他们的义肢,方便他们的生活。
一、用于军事。
现在军事强调高科技作战,如果动用大型设备搬用武器等装备很容易暴露,如果使用机械外骨骼,既可以完成装备搬用,也能提高安全系数,最重要的是,一个士兵加一个机械外骨骼就可以搬用很多大型设备,非常方便,实用。前段时间,有新闻报道士兵借助机械外骨骼搬用需要销毁的武器装备,从之前4人费力搬用变成2人轻松搬用,足以看出便利程度。
二、用于救援。
自然灾害发生总是突如其然,这时候每一分每一秒都是非常珍贵,节省一秒可能就是多条生命,如果遇到地震,道路受损,大型救援设备无法快速到场,就需要机械外骨骼了,它可以快速到达,也能快速作业,移除障碍物,拯救受困群众。如果将它用在救援上,一定可以有很高的救援效率。
三、用于残疾人士。
残疾人士目前也有不少,有人因为行动不便就一直待在屋里不出门,时间久了,人也会越来越抑郁,如果可以让机械外骨骼成为他们的义肢,那么他们出门就不会再有顾虑,而且也能自食其力,为国家和自己减轻生活负担。
关于机械外骨骼的应用领域,你还有什么好见解吗?
如果要分四个部分的话,我想应该是:动力部分、传动部分、执行部分、控制部分。